1966年7月30日,温布利球场的气氛紧张到极点。世界杯决赛进入加时赛,英格兰与西德战成2-2平。第101分钟,英格兰前锋杰夫·赫斯特一记劲射击中横梁,皮球反弹后砸在门线附近——这一刻,成了足球史上最著名的争议瞬间。
当值主裁判迪恩斯特在瑞士边裁巴赫拉莫夫的示意下,判定进球有效。但慢镜头回放显示,皮球可能并未完全越过门线。西德球员集体抗议,而英格兰球迷的欢呼声淹没了质疑。赫斯特随后再入一球,最终以4-2锁定胜局,为英格兰捧起唯一一座世界杯。
「那球绝对没进!直到今天,德国人仍称它为『温布利进球』(Wembley-Tor)。」——前西德队长乌韦·席勒
在没有VAR甚至多角度摄像机的年代,争议只能成为悬案。国际足联后来承认「门线技术滞后」,而巴赫拉莫夫晚年坚称自己「看到了球整体过线」。有趣的是,2016年牛津大学通过3D建模分析称,皮球仅49%部分越线,按现行规则应判无效。
这一事件直接推动了门线技术的研发,2014年世界杯首次引入「鹰眼系统」。而对英格兰人而言,争议球反而成为民族足球神话的一部分——正如《卫报》所写:「有时,历史需要一点模糊地带来增添戏剧性。」
如今,温布利球场外仍矗立着赫斯特射门的铜像,而关于那个下午的争论,恐怕会永远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