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女单水平在国际上还是偏低,三位运动员水平非常接近,总分加起来也只有十几分之差,因此选拔更重视运动员的状态和发挥。”袁守龙表示。
据介绍,在参赛名单出炉后,冬运中心与运动员进行了积极沟通。“冬奥结束之后就是世锦赛、世界杯,即使这次没能参加冬奥,也还有非常多的空间和机会,运动员国际大赛的任务依然很重。”袁守龙说。
钢架雪车:选拔在北京赛道上表现最强的运动员参赛
男子钢架雪车项目中,中国队派出了闫文港和殷正两名运动员。我国钢架雪车项目首个世界杯分站赛冠军耿文强落选,让一些冰迷感到十分意外。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滑行项目,中国钢架雪车队实现了全项目参赛。经过2021/2022赛季资格赛,中国钢架雪车队共获得2男2女的参赛资格席位,队内有4男4女共计8位运动员具备参赛条件。
“根据选拔办法,选拔赛共进行4轮,按照总成绩和出发成绩综合核算最终成绩,排名前两名的运动员获得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中国钢架雪车队领队孙帆告诉记者。
为什么要专门举行选拔赛?孙帆给出解答:国际排名并不能完全代表运动员的国际定位,且运动员对不同赛道的掌握存在个体差异。
之所以说国际排名不能完全代表运动员的国际定位,是因为不同的比赛积分差别很大。孙帆介绍,钢架雪车队伍为运动员制定了不同的外训外赛计划,以保证运动员在满足北京冬奥会基本参赛条件(必须参加2021/2022赛季国际比赛并打满6站)的基础上,最大化比赛积分和最优化北京赛道训练时间。根据队伍安排,部分运动员以欧洲杯、洲际杯参赛为主,部分运动员以世界杯参赛为主,而世界杯的积分远高于欧洲杯、洲际杯。
“本赛季共取得1个世界杯,2个洲际杯,8个欧洲杯冠军。由于各运动员参加的赛事级别不同,最终的国际排名并不能代表运动员的真实水平。”孙帆说。
另外,从队伍上赛季至今的选拔赛、测试赛、队内赛等多轮比赛成绩来看,由于北京赛道是出发主导型赛道,具备出发优势的运动员将比较占优势。队内部分运动员对该赛道掌握较好,每次比赛总能有稳定的发挥,取得队内最佳排名;部分运动员虽然对国际赛道掌握较好,但是对北京赛道的掌握尚有欠缺。“因此,我们要选拔在北京赛道上表现最强的运动员参赛。”
据介绍,选拔赛的规则制定遵循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选拔赛前,冬运中心向全体人员及参赛运动员各地方单位告知了比赛安排和比赛规则,可即时提出疑问。比赛全过程有视频材料,比赛成绩为专业赛时计时系统统计和导出。比赛结果上报中心并面向全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本赛季的参赛情况和国际排名显示,队伍与世界强国和国际顶级运动员仍存在一定差距。队伍必须要充分考虑钢架雪车项目特点,充分利用东道主优势,充分利用运动员对主场赛道的熟悉程度,选拔在北京赛道上最强的运动员参赛,才有可能在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孙帆说。
短道速滑:鼓励高水平竞争,引导运动员“一马当先”提高领滑能力
作为“王牌队伍”,中国短道速滑队贡献了此前中国13枚冬奥会金牌中的10枚。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队拿到5男5女的满额参赛席位。
1月15日,随着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选拔赛三站比赛结束,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北京冬奥会参赛名单随之出炉——男队将由武大靖、任子威、孙龙、李文龙、张添翼出战,女队则由范可新、张雨婷、曲春雨、张楚桐和韩雨桐组成。不少人注意到,名将安凯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上。
参赛名单是如何产生的?根据冬运中心发布的选拔公告,已获得世界杯分站赛冠军的武大靖和任子威,直接获得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其余3男5女共8个冬奥席位,则通过三站选拔赛竞争产生。
“冬运中心在短道国家队教练组提出初步选拔办法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原则,经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正式选拔办法,经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会议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公示。”短道速滑领队于海燕告诉记者。
据介绍,选拔赛分三站,每站设500米、1000米、1500米三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设置积分标准,只有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获得积分。
根据这一积分规则,虽然安凯在第二站和第三站选拔赛中连续夺得6个项目的冠军,但因成绩未达到标准线,因此没能获得积分,无缘冬奥阵容。有冰迷提问,“为何6冠王没有获得选拔?”
“安凯虽然在三站9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6个冠军,但这6个冠军的成绩都没有达到积分标准。如安凯在第二站1500米决赛中,虽然获得冠军,但成绩距积分达标成绩差千分之三秒,非常可惜。短道速滑是多轮次比赛,其他积分高的运动员虽然在决赛中未获得冠军,但在决赛前的不同轮次比赛中,都达到标准成绩,且获得第一名拿到相应的赛点积分。”于海燕解释。
记者注意到,积分规则中特别强调“为提高领滑能力,适应奥运会比赛节奏”,并专门设置了达标赛点。这样考虑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鼓励高水平竞争。本赛季,中国短道队先后参加了四站世界杯,可以看到,国际高水平运动员展现出强劲的领滑能力,毫无疑问,在奥运会上不具备相当的领滑能力很难取胜。”于海燕解释,“此外,世界杯比赛也暴露出个别运动员虽然具备一定能力,但不敢滑、缩手缩脚不自信的问题,因此本次比赛设定积分门槛,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得分,每一圈领先者获得奖励积分,引导运动员‘一马当先’,提高领滑能力。”
在于海燕看来,冰迷的关心正说明了短道速滑项目备受关注。“外界的关注能成为运动员刻苦训练的动力,当然过度的争议有时也会给队员备战带来心理压力。”在整个备战过程中,冬运中心定期为运动员进行心理疏导,包括请专家讲课、线上心理辅导、与邓亚萍等奥运会冠军交流等。
“十分感谢冰迷的关注和建议。短道速滑是具有战术特征的体育项目,体现速度与激情,具有独特的魅力,希望广大观众能够喜欢、关注、支持短道队,体验短道速滑项目,热爱短道速滑运动。”于海燕表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